矛盾的勃列日涅夫:苏联最好的时期和停滞时期为何都出现他任内
股市禅师
2024-06-08 21:40:41
0

戈尔巴乔夫是前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他任内的改革最终把苏联带向解体,促成了这一20世纪重大事件的发生。

老规矩,苏联解体是利是弊,各人心中标准不同,这不是小院本文要探讨的重点,今天来说说改革的原因。

表面来看,苏联亡于戈尔巴乔夫的激进改革,实际上改革并非起自戈氏,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如果日子过得好,谁会想大范围进行变革呢。

要弄明白戈氏为何改革,还得从勃列日涅夫时期讲起。

勃列日涅夫有份漂亮的履历,从工厂工人到共青团员,从地方到军队再到中央,团委、州委、军队政治部、地方党委书记,从基层一路升迁,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踏实,得到了斯大林赏识。

1963年,57岁的勃列日涅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以滥用权力、搞个人崇拜、唯意志论、瞎指挥等理由将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废黜,勃列日涅夫是政变参与者之一。

勃列日涅夫随后被推举为最高领导人。

不过这时候,赫鲁晓夫的权力事实上是被一分为三的,勃列日涅夫并非独掌大权,还有接任最高苏维埃主席的波德戈尔内和出任部长会议主席的柯西金。

由此开始了他们三人为核心的三驾马车执政时期。

别说,换人如换刀,三驾马车上任后过来带来了新的气象。

原本苏联的经济在二战后有过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那大致是在1946-1955年这段时间。但苏联的经济体制是为战时服务的,它把资源集中起来投入到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上,短期有很大爆发力,时间长了就不行了,弊端开始暴露。

这种政治经济体制已经跟不上非战时生产发展的形势,到了赫鲁晓夫时期,增长率逐年下降,从1950年高峰的14.2%下降到1965年的6.5%,并且没有好转的趋势。

所以必须要改革,不改则积重难返,改则还有希望。

这也就是历任苏联领导人改革的原因了,问题都是一样的。赫鲁晓夫时期就意识到了问题,他也进行了一部分改革,不过只是尝试性的,规模和效果都不大,有些还起到了反作用,比如他的玉米运动。

通俗点讲,就是缩减计划经济指标,放权给企业,企业盈利越多,分配得越多。对员工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经济刺激。

这也就是经济改革。

随后,又在农业上进行改革,增加投资、提高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积极性等等。

一段时间下来,效果还真不错。

政策刺激下苏联工农业迅速发展,数据可以为证:

1950年,苏联国民收入仅为美国的31%,1975年已达67%;

195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仅为美国的30%,1975年达到80%以上;

195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仅为美国的70%,70年代初达到85%;

这一时期,苏联人民在各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每周5天34小时工作日,基本保证全民就业,困难家庭有补贴。虽然在现代消费品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些差距,但也有明显改善。

所以有不少学者在研究中指出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人民生活是苏联历史上最好的。”

此话诚非虚言,后来在安德罗波夫时期被重点提拔,并在戈尔巴乔夫班子中出任部长会议主席重要职务的雷日科夫就曾回忆:

那时我在乌拉尔机器制造厂工作,亲身体验过柯西金的改革。开局很好,就当时而言力度很大,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力后,呼吸更自由了。而慢慢增长的工资,使工人的腰包不再羞涩。

雷日科夫提到了柯西金,没错,柯西金就是三驾马车之一,这些经济改革的思想和举措正是在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班子中酝酿成熟并付诸实施,这个部长会议主席,当时就相当于苏联总理的角色,这个改革也因此被称为“柯西金改革”。

到这里,一切看上去都挺不错,三驾马车运转良好,苏联走在复苏的道路上。

勃列日涅夫就是这样的人物。

在上台之初,勃列日涅夫是比较谨慎的,他强调集体领导,由三驾马车共同执政。

但是随着国力的强盛和地位的提高,勃列日涅夫唯我独尊的想法日益强烈。

想要独揽大权,就必须变三驾马车为个人专权,那就必须对波德戈尔内和柯西金动手。

契机来自东欧,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出事了,那里爆发的政治民主化运动给苏联很大触动。苏军在武装进入布拉格干涉之余,勃列日涅夫也动起了脑筋能否通过这件事打击政敌。

还真让他找到了,捷克斯洛伐克也在改革,并提出了“市场社会主义”的概念。

勃列日涅夫一瞅,“改革”+“市场社会主义”,这不是正好能套上柯西金的改革。

于是,利用捷克斯洛伐克对苏联的触动,苏联高层开始对柯西金的经济改革提出疑虑,加上改革中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

勃列日涅夫开始引导对柯西金发出责难。政客的嘴比刀子还要锋利,时间一长,柯西金受不了了,连他自己也开始怀疑改革的正确性,为此他多次提出辞职。

但勃列日涅夫也是有政治智慧的人物,柯西金的改革让不少人受益,直接将他解职,恐怕柯西金的支持者会攻击他。所以开始时勃列日涅夫以退为进,不支持柯西金辞职,私下又不断攻击柯西金,降低他的威信。

到了1980年,最高苏维埃会议终于解除了柯西金的痛苦,批准了他的辞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由勃氏的密友、老部下吉洪诺夫接任。

这样,三驾马车就完全解体,勃列日涅夫一人独揽了党政军大权。

慢着,那另外一驾马车波德戈尔内呢?这位最高苏维埃主席早在1977年5月就被解职了,表面是由于“健康原因”,实际原因是因为在宪法问题上与勃氏的争论。当然,对外说健康原因也是解释得通的,卸任时波德戈尔内已75岁,确实年龄偏大。

然而历史并不是这样的,历史人物从来不止一面,也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要唯物,辩证地看待历史。

看待勃列日涅夫也是如此。

思考一下就明白,勃氏如果真的一无是处,只会玩弄权术,如何能爬到这么高的位置,那岂不是说明苏联一众大佬都是睁眼瞎,水平比勃氏还次。如果这个推论成立,苏联又凭什么能跟美国对抗这大几十年,这个推论明显说不通嘛。

事实是,有两个勃列日涅夫。

两个勃列日涅夫是指两个不同状态的勃列日涅夫,以1974年底为分界。

在这一年年底,勃氏连着中风两次,一次是在海参崴和美国总统福特会谈时,很快又是第二次,那是在结束会谈返回莫斯科途中。

我所知道的勃列日涅夫有两个:病前的和病后的。病前的勃列日涅夫具有超出大多数人的苦干才能,善于倾听意见,对自己有较清醒的痼疾,政治上谨慎持重,回避冲突,尽可能谋求协商和解。疾病使他身上的优点逐渐枯萎,接着是大部分消失,而缺点则迅速发展起来。

戈尔巴乔夫认为:

重病前后的勃列日涅夫判若两人,原先不但精力充沛且较为民主。后来他就语无伦次。

病后,开明能干的勃列日涅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僵化的勃列日涅夫。

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是追求虚荣。在执政后期,勃氏追求虚荣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他的爱好是收集勋章,他一共拥有200多枚勋章,人送绰号“勋章帝”,数量比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加起来都多。

更夸张的是,他的回忆录还获得了苏联文学艺术最高奖——列宁奖,事实是这些回忆录都是由别人代为捉刀的。

其次是任人唯亲。勃氏专权后,开始大量培植亲信,把他的老部下一个个安排到重要岗位。比如契尔年科,此人平庸无能,但因为他是勃氏在摩尔多瓦工作时就忠心耿耿追随他的老部下,被提拔为中央总务部长,并逐步提拔为中央书记、政治局委员,这是按照自己接班人的节奏在培养。

勃氏的儿子和弟弟都被提拔到外贸部副部长的肥缺上,他的女婿丘尔巴诺夫,几年之内从一个平常的民警一跃而成为内务部的中将副部长。前面提到接替柯西金的吉洪诺夫也是勃氏的同学+老乡。

此种情况下,勃氏的官员队伍就非常稳定了,成了实际上的职务终身制。1982年苏共二十六大选出了14名政治局委员,其中70岁以上的8人,60岁以上的4人,平均年龄70.2岁,连任率为89%。

许多地方实权派高官一任就是20多年,自然就形成了利益集团,利益盘根错节之下,关心的是个人和家族利益,成了制度的蛀虫。

柯西金的改革确实遇到了一些矛盾,但这是正常的,哪有顺顺当当的改革呢,革新向来就是不破不立,没有矛盾才是不正常。

但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变故确实吓到了苏联高层,也让改革触动到的既得利益者有了反驳的理由,他们利用勃列日涅夫对柯西金的嫉妒发起反击,认为经济改革威胁政治制度稳定,捷克斯洛伐克就是最好的例子。

勃列日涅夫本就不愿柯西金独大,正好一拍即合。于是从60年代末开始,改革被限制,重新走上了计划原则的回头路。

雷日科夫当时还在工厂担任领导,他对此有切身体会:

在下面生产第一线对此感觉特别明显和痛苦,犹如刚刚喘过气来,氧气却被切断了。

就这样,经济增长率从1972年开始下降,到1975年已降低到10年前的水平之下。

到了勃氏执政后期,苏联的经济情况越发恶化,这是因为勃列日涅夫大权独揽后,看到国力增强,他不想再按照赫鲁晓夫的美苏合作精神走下去。在1976年,勃氏提出了全球进攻战略,即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积极主动介入全球事务,与美国角逐全球霸权。

这个战略,让苏联付出了沉重代价。苏联的军费连年增长,1975年是1023亿美元,1980年就达到了1750亿美元,而同一年美国的军费是1150亿美元。

军力是上去了,但远远超出了合理防卫的需要,让苏联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内伤。

其实也就是改革之前的老问题,国家经济失衡,好不容易来点钱,又给投到重工业上去了。

后来戈尔巴乔夫当选总书记后才知道,当年的军费开支不是占国家预算的16%,而是40%;军工产值不是占社会总产值的6%,而是20%。

这段时期在苏联历史上被称为“停滞时期”,7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经济下滑速度更加明显,与美国经济实力拉大,也正是矛盾积聚,逐步陷入衰败的时期。

这就是后来人们要进行改革的原因了,也是勃列日涅夫错过的机会。如何评价勃列日涅夫,有几句著名的话:

假若勃列日涅夫1976年就离开领导岗位,他肯定会给自己身后留下美好的回忆。把一个患病的领导人的职务继续保留7年之久,他不仅丧失了治国的思路,而且丧失了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批判分析能力,最主要的是他已经无法批判地对待自己。

(苏联历史之六)

发布于:天津市

相关内容

利欧股份(002131SZ...
格隆汇7月16日丨利欧股份(002131)(002131.SZ)近...
2024-09-11 19:13:40
发改委称发展低空经济已具备...
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室主任金贤东17日在发布会表示,低空经济涉及高端...
2024-08-11 22:45:10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这样爆...
1月15日,哈尔滨寒冷依旧,最低气温零下25°。这座以“冰城”闻名...
2024-07-04 22:32:26
矛盾的勃列日涅夫:苏联最好...
戈尔巴乔夫是前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他任内的改革最终把苏联带向解体,...
2024-06-08 21:40:41
鲲石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
2024年2月,专注于巨噬细胞药物治疗实体瘤的鲲石生物完成Pre-...
2024-06-08 21:40:35
2024年2月6日全国主要...
(原标题:2024年2月6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网纹瓜价格行情) ...
2024-06-04 21:46:39

热门资讯

弱转强模式操作核心要点 超短选手,往往会遇到连板股的走弱,如烂板、尾盘被砸板、天地板。一般遇到这类情况,我们的反应,就是见势...
存货周转率与毛利率的关联 如果立足于财务管理,对于存货,大体会从采购周期,存货规模来控制,最优采购、生产频次与周转次数。但是,...
抄公司回购的底?4家券商同日披...   1月31日,东方证券、海通证券、国金证券和国投资本纷纷披露了股份回购进展情况。其中,东方证券回购...
西岸艺博会、ART021启幕,... 11月9日,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ART021同时启幕,这也标志着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的开幕。...
ST数源(000909)5月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4年5月27日收盘,ST数源(000909)报收于3.04元,下跌3.8%,...
矛盾的勃列日涅夫:苏联最好的时... 戈尔巴乔夫是前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他任内的改革最终把苏联带向解体,促成了这一20世纪重大事件的发生。...
恒指夜期收盘(521)︱恒生指... 截至5月21日,恒生指数夜期(5月)收报19498点,下跌138点或0.703%,低水138点。未平...
港股保险股多数下跌 中国财险、...   港股保险股多数下跌,中国财险、中国平安跌超3%,众安在线、中国太平跌超2%,中国人寿跌近2%。
两部制电价优化能源价格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前不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2023年我...   中新网3月11日电 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